第307章 死了的人是种解脱_花心小村医
笔趣阁 > 花心小村医 > 第307章 死了的人是种解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7章 死了的人是种解脱

  第307章死了的人是种解脱

  李向阳则在筹备一个盛大的开幕仪式,镇长不是要他打广告嘛,他在之前就和韩*碰过这个事情,当时的合同已经给李向阳留下了漏洞,李向阳就打算借着这个空子,一分钱不花的,给慰安村,当然还有嘎拉哈村打起铺天盖地的广告来。

  其实李向阳和韩*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找报纸给新闻线索,什么样的线索才够劲爆呢?如果想要吸引眼球,肯定是得火爆一点儿的了,韩*很早之前就提出了方案,叫省内最后一个走婚的村落的消失。

  李向阳直接就把慰安村的过去写成了一篇小说一样的报道文投给了报社,报社的记者马上就回复了李向阳,表示对此很感兴趣,所以火急火燎的来了慰安村。

  当他看到慰安村的时候是极其失望的,因为眼前的慰安村已经到了重新规划完的尾声了,不过李向阳倒是直接领他去了还原后的慰安村的祠堂,直接见了祖奶奶。

  记者见了祖奶奶话题就问开了:

  “我也和他们一样叫您祖奶奶吧,您能说说慰安村的过去吗?”记者问道。

  祖奶奶早在记者来之前就得到了李向阳的通知,李向阳给了祖奶奶两句话,‘对过去,使劲吹,越红色越好,对未来可劲捧越绿色越绝!’祖奶奶那可是个老人精,李向阳这话一出她就明白什么意思了,记者这一问祖奶奶那话就来了:

  “慰安村的祖上可是了不得啊,慰安村现在为啥被批为红色根据地?为什么会有纪念馆,这都是先辈用血换来的啊,当时是给咱解放做出贡献的,是为革命献过身的!”

  很快祖奶奶就开始侃侃而谈了,说的那叫一个神奇,连李向阳都有点听不下去了,什么抗日游击队的根基,什么抗日时期的特工小分队,什么各种大战胜利的基础消息,都是由这里开始的,甚至连之前被鬼子侮辱的那个,也被说成了英勇就义,献身为了组织,为了套取敌人的情报。

  祖奶奶说的那叫一个狠啊,什么三个人突围敌人千人的包围圈,几十个人歼灭敌人的一整个的战斗先遣部队,李向阳心里想,这都哪跟哪啊,这老太太是不是电视剧看多了啊。

  李向阳想着可别大过劲人家再不信了,可是李向阳打量着那个记者,很明显的祖奶奶越说的不靠谱,那记者就越发的来劲,越来越有兴趣。

  祖奶奶讲了快一个小时了,终于停下喝了口水,那记者意犹未尽的,恳求着祖奶奶再讲一些,祖奶奶又讲了一些自己小时候的有的没的,就看了一眼李向阳,李向阳递了个眼神,示意她讲一讲现在。

  “咱村啊,别看有那么光荣的历史,可是到了几年前都已经快活不下去了,话说当初走婚是为了繁衍和生存下去,那后来这走婚也变了味道了,说起来我这老脸都红啊,这走婚一度变成了村里活下去的营生,用走婚、借腹生子去换钱,换吃的!如果不是李向阳来了,这样的日子恐怕都难以维持,村里都要吃人了!”

  “啊?这么厉害啊?按说现在条件好了,村里就算再穷应该也能吃饱吧?”记者惊讶的问道。

  “娃子啊,你是在城里不知道穷苦地方的生活啊,何止我们这里,这之前的嘎拉哈村那里在李向阳去之前也比我们这里好不到哪里去!”祖奶奶说道。

  李向阳没有想到祖奶奶竟然扯到自己身上,他急忙向祖奶奶摇摇头,可是祖奶奶不管不顾的说道:

  “慰安村过去叫什么?鬼子村,现在的人只看到了我们留下鬼子的后代,却不知道我们曾经为此贡献了多少,谁愿意与我们扯上关系啊?嘎拉哈村过去是啥样你知道吗?”祖奶奶问道。

  “过去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前阵子我和朋友去过一次,是个挺不错的度假的温泉村,环境特别好,怎么看也不像个穷地方啊,那生意好的,去之前都得预约!”记者说道。

  “你得让李向阳和你说说!”祖奶奶说道。

  “李向阳,给我说一说吧,我好一起报道一下,怎么说都是发展致富的典范,咱得报道啊!”记者说道。

  李向阳看了祖奶奶一眼,带了埋怨,心说怎么说就是不听,还弄出我来了,不过李向阳想就算为了嘎拉哈村一起打广告吧。

  “嘎拉哈村过去的时候四面环山,是没有路的!”李向阳苦笑道。

  “啊?没有路?那山里的人怎么出来啊?”记者惊讶的问道。

  “爬到山上再下去,我第一次进去的时候走了一天一夜!”李向阳说道。

  “走一,一,天一夜?”记者彻底惊呆了。

  “我以为只有偏远未开化的山区才有这种情况”记者嘟囔着。

  “那里就是离城市很近的又属于偏远未开化的山区!”李向阳说道。

  “那里的人当时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记者有些激动的问道。

  “电是靠老式的发电机,天黑村里只有村委会有电,几块贫瘠的土地,一直都靠镇里救济勉强度日,村里但凡有点劳动力的男人都出去打工了,一年能回来一次吧,过节好的时候能吃上顿肉,经常都是几个月不见油星儿,村里和大多数留守村一样,老弱病残一箩筐,村里的妇女还算比较坚强,上山摘些野生的山货交给贩山货的商人背出去。

  “你们村的山货那个时候就有啊,那怎么还那么穷?”记者问道。

  “那个时候山货是全是野地里采的,村里人都是谁抢到是谁的,根本不给第二年预留保护,往往还没有长大的山珍,为了凑数量斤数就都摘了,慢慢的数量越来越少,听村里的老人说,好多种类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等于是都绝种了!

  另外一个道山里来贩山货的那些货商爬了那么远路来,就是为了多挣钱,哪里肯给村民高价啊?给的价格通常连市价的一层都没有,村民再拖跑山的汉子给换吃的,再给跑山的邮递员一些费用,剩下的可想而知了!”李向阳耐心的解释道。

  “哎呀,费劲力气采的,最后剩的少的可怜,难怪啊!”记者叹息道。

  “再后来呢?”记者问到。

  李向阳被记者问的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个时候祖奶奶接过话头说道:

  “再后来啊,这个李向阳去了,就四下的跑,听说有工程用沙子,就跑去跟人联系,说小话,费人情的,搭工搭料的,让人家免费给开了山,修了路。”

  “啊?说免费就免费啊?”记者诧异。

  “哪那么容易啊,是当时他们正好缺填海的沙子,从外地进来又不划算,我就去讲免费提供,不过他们得帮忙开山修路,其实折算下费用是差不多的,那个时候人家企业不都讲个扶贫工程嘛,我就跟他们说了村里的情况,反正整个算下来他们没什么损失,还落一个好名声,这个笔生意都不亏的!”李向阳说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quge9.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huquge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