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410: 发展九龙,建设大本营计_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笔趣阁 >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 第410章 410: 发展九龙,建设大本营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0章 410: 发展九龙,建设大本营计

  英军服务团?

  高要冷笑,只听这个名字便知这个机构是什么货色了。

  西人向来最擅长自我标榜跟吹水,在后世的时候,英军服务团被吹成是太平洋战争胜利的关键…

  高要真是信了它的邪!

  不过这也提醒了高某人,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啊。

  根据高要的了解,这个英军服务团在战时着实救了不少西人,而且跟华民各界协议会有很深的来往。

  华民各界协议会是日占时期奉小鬼子之命成立的机构,主要目的是协助小鬼子治理港岛,能够加入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当时港岛的华人和洋人领袖。

  只说其中五人,如罗旭龢、周寿臣、刘铁诚、李子方、陈廉伯,他们几乎可以代表当时的华人精英。

  在这其中,如那鲁麟、晏礼伯、傅瑞宪等港府高官亦有授意该华民各界协议会跟小鬼子合作。

  高要不得不做个预警,他几经思量,看来在一段时间内,自己得以九龙为主。

  他立马将大账房阿霞叫来问话:“我们现在储备用地如何?”

  阿霞不自觉推下金丝眼镜,戴的久了,她发现自己已经习惯戴这玩意…

  “荃湾计有150万尺,浅水湾300万尺,清水湾500万尺,利园山40万尺,东仓27万尺。”

  将近1000万尺,也就是不到100万平方。

  高要一听,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嘛。

  “我拟于红磡填海。”

  “红磡?”

  阿霞常看高要搜罗来的港九地图,于各个位置都了然于心,她脑子里稍一转念便问道:“可是要在那里搞码头?”

  红磡在维多利亚海域边,现在是不毛之地,从经济角度来看,阿霞以为高要是准备另外开辟一条码头。

  高要笑道:“那地方只是做渡轮码头就太浪费了。”

  “我准备后面的时候,在那边大开发。”

  红磡在后世的时候,最为人所知的就两个,一个是红磡海底隧道,一个是红馆。

  在当前,当然是黄埔船坞(大厂)啦。

  随着时代的发展,港岛跟九龙迟早需要链接起来。

  高要遍观两地,从当前来看,既不会影响当前的主要商贸,还靠近市区,

  确实也就是从铜锣湾到红磡这个地点最适合搞海底隧道。

  高要准备提前握住这条财富通道。

  后世的时候,人家能设过境站收费,他高某人就不能搞一条海底隧道收钱了?

  阿霞点头:“我联系下工务署。”

  其实西人填海是偶然。

  1841年,港岛开埠,港府兴建道路、码头时多余沙石,便将之随意倾倒入海港。

  谁晓得此举既扩了陆地面积,也减少了沙石搬运和存放的周章,省了不少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之后,来港的洋行需要土地。

  港府便将这新增加的地皮划分为40段,每段约100英尺幅度,进行首次土地拍卖。

  其第一次拍卖于濠江举行,出售所得旋即作为港英政府的建设资金。

  在这次卖地计划中,分有几类型的地段,分别是海傍地段、市区地段、郊区地段和市场地段。

  其中海傍地段(多为填海所得)方便航运与贸易,旋即被各英商瓜分。

  港府后来一算,好家伙,填海卖地的利润竟然可达数倍以上,而且成本比开山还低一倍(港岛多石头)。

  那还得了?

  此后港岛在开发建设的过程当中,只要是能填海的必然以填海为主,开山的则是辅助。

  当时填海以喜欢到中环为主,计有文咸填海计划、宝灵填海计划、西环至中环海旁填海计划、西环至中环海旁填海计划、海旁东部填海计划。

  这些填海工程不仅扩大了港岛的面积,也给港府创造了相当高的税饷。

  港府是乐此不疲啊。

  九龙因为开发进度落后的原故,其填海的历史要稍晚一点,而且主要以私人发展商为主,港府很少干预。

  就像之前高要填海荃湾一样,他只需知会一下工务署,让工务署进行统筹,便直接开干啦。

  心思机敏的阿霞问道:“要哥,你对大厂有意思?”

  大厂就是黄埔船坞,于1863年7月1日由怡和洋行、铁行轮船公司、德忌利士洋行等几家船东创办。

  其后,该公司收购位于广府黄埔的柯拜船坞和修理厂,因而命名为黄埔公司。

  1866年,黄埔船坞于港岛正式注册为有限公司,其后与红磡的联合船坞公司(又称于仁船坞)合并,成为当时港岛最大的船坞公司。直至19世纪末期,黄埔船坞几乎垄断广府黄埔、港岛及九龙之间所有大型船坞。

  其造船技术与当时的东洋相当!

  在20世纪初,其便已能造出万吨巨轮!

  高要很难不动心,他哈哈笑着搂住阿霞:“我的好阿霞,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阿霞脸微微一红,她跟着面有忧色:“要哥,大厂树大根深。”

  “你之前吃连卡佛、中电已让洋人警惕,若是再对大厂动手,恐怕…”

  “更何况,若要收购大厂,需要动用的资金恐怕不再少数。”

  黄埔船坞自成立以来,一直都位列港岛十大洋行之一,旗下重资产是非常惊人的。

  高要笑问:“难道因为我不收购船坞,这些洋人便会对我另眼相看?”

  “阿霞。”

  高要悠悠道:“洋人都是纸老虎,越怕他,他越看不起你。”

  “越强硬越有实力,他便越尊敬你。”

  都说萝卜头、棒子畏威不畏德,其实洋人也是一个鸟样。

  高要于港岛已近两年,早看清这帮洋人的德行。

  “不过你说的对。”

  高要笑道:“现在我还真没能力一口气吃下黄埔船坞。”

  黄埔于1866年便在港岛正式政策为有限公司,当时股本75万,有相当一部分股票流通于公众市场。

  忽然之间要收购散股的话并不容易。

  既然高要已经下定决心,阿霞自然不会反对,她顺口道:“大厂维修船只的能力一流。”

  “相比这方面,玉龙船厂还有待改进,能够成为大厂的董事也好。”

  高要顿时大笑。

  自47年开始,港岛的远洋贸易中转功能逐渐变的重要,往来的船只一般都会在港岛停靠、修理,如黄埔船坞、太古船坞等大船厂的业务都以修理船只为主。

  造船的业务反而排在后面。

  “有阿霞支持,我便有数了。”

  高要想收购黄埔船坞是冲着其造船能力。

  港岛历来便以中转、航运为主,船厂工人的技术、经验都很到位。

  尤其是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因大不列颠已决定缩减太平洋舰队的规模,是以海军船坞(专门建造军舰)亦被迫跟随该决定而裁员。

  截止目前为止,已裁员近3000人。

  正所谓人弃我取,转变心思准备发展造船业的高要便想将这些人吸入民用造船行业。

  高要忽然问道:“我那洋泰山状况如何?”

  黄埔船坞背后的股东以洋行以及混血为主,比如说渣甸手中便握有一定数量的股票,贺东也不例外。

  正常来讲,这种事定然是黎宛华出面打交道要更好一点。

  奈何从今年开始,黎登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黎宛华自然要时常回去看一下。

  阿霞叹气:“恐怕不是太好。”

  高要略略点头:“好阿霞,看来此事得有劳你了。”

  阿霞娇媚的撇一眼高要,这个冤家,有劳就有劳嘛,干嘛动手动脚?

  日后。

  早有计划的高要才说道:“渣甸、律敦治、贺东、汇丰等手上都有黄埔船坞的股份。”

  渣甸家族是黄埔船坞的创始股东之一,当年也是因为有怡和洋行的支持,黄埔船坞才能先后吞并联合船坞等船厂,并在岸上建设配套的机械工厂,其后又在怡和的牵手下获得为港府修理公船的特权。

  如此才有黄埔船坞的崛起!

  至于律敦治、贺东等,当然是因为他们的名望。

  名望璧如后世的广告,就如当前有许多公司邀请高要去担任董事一样,冲的便是高某人的名望。

  黄埔船坞也不例外。

  而汇丰就不用讲啦,其是大银行,手中是肯定有黄埔船坞股份的。

  自古美人如名器,身负玉瓮的阿霞让高要赞不绝口。

  老古人说的好啊,不经历八方风雨,又如何摘的花心?

  高要长长吐一口气,他俯首对阿霞说道:“好阿霞。”

  “如渣甸、律敦治,你便告诉他们,我将以他们的名义建设公屋,其中所得将全部投入他们所建立的慈善基金。”

  “同时,仁爱慈孝堂将另外以他们的名义捐建图书馆以开民智!”

  渣甸这几个人就没有一个缺钱的。

  所不同的是,渣甸、律敦治两人因为本身原因,当前在全力投身慈善业务,所以高要便投其所好。

  至于贺东,这家伙是孤寒鬼,出了名的认钱不认人。

  当年海港大罢工的时候,其人放话将全部垫付海员罢工期间的薪水,结果在出了一部分后,竟然因为心疼而不给了…

  “我以市价的1.5倍收购。”

  高要非常有信心贺东会同意:“这是笔好买卖,你直接去谈。”

  “汇丰那边,我自己搞定。”

  高要估计,如果搞定这4方的话,自己能够获得的股份应该不下于20%。

  再去公众市场收一收,当个黄埔公司的主席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把雷官泰丢过去做个董事,那就齐活了。

  脸若桃花的阿霞崇拜的看着高要:“要哥,为什么好多事到了你的手上便举重若轻?”

  高要笑道:“信息。”

  最重要的就是信息!

  一如贺东,为何能于短短十几年间便成为港岛首富?并成为伟人口中的资本家?

  能力是一方面,最要紧的便是因为其所在位置能够获取到的信息啊。

  如高要手下的李家城、李昭基二人,在后世的时候,他们在股市中都曾获得过亚洲股神的称呼…

  为何?

  自然是因为他们不仅能够获得第一手的内部消息,而且还能自己创造第一手消息嘛…

  ……

  红彤彤的太阳挂在山头,梁昌出现在了中环昭隆街21号的欧州海岸公司。

  他明显很熟悉这里,一路跟在忙碌的职员打招呼,就这么上了三楼的董事长办公室。

  里面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正在批阅文件,抬头看下梁昌后,他眯下眼睛,而后一边继续签字一边拿起手边的电话开始打电话。

  “遂意,帮我告诉阿母,晚上我就不回来吃饭了。”

  年轻人打完电话才说道:“昌哥,随意。”

  “等我签完这些文件。”

  “行。”

  梁昌非常了解这个年轻人,在战时,他们之间便多有合作。

  差不多10分钟后,年轻人才放下笔,他随即站起开始从柜子里拿出茶叶泡茶。

  “碧螺春。”

  梁昌是个识货的,他大笑:“玉阶,每次来都让你破费。”

  “若是大娘得知,我都不敢登门了。”

  年轻人姓章,名玉阶,是欧洲海岸的东主,亦是章家的第二代家主。

  章家原籍新会,隶属五邑,早前的时候,其家族在广府开设章锦记,专营藤器批发。

  战时,其母章郭庚携诸子避难港岛。

  章家的风格是只要能赚钱的就绝对不会错过,是以在来港后,其先后开了章锦记山货行、利来西药行、祝兴洋行、泰和行等等诸多门面。

  在这些生意中,真正让章家兴旺的是西药!

  最早的时候,章家并未将西药放在心上,是章玉阶在盘账的时候忽然发现并不起眼的西药的销售额跟利润率增长的速度都非常夸张。

  此后,章玉阶便通过五邑工会的关系积极与洋商联系,终于获得不列颠加力子药品公司山杜莲西药于远东的代理权。

  其便立马在昭隆街21号开设欧洲海岸公司,大量进口山杜莲。

  加力子药品公司出产的山杜莲原包装净重35安士,结果章玉阶改之为每小瓶1安士,并贴上金钱牌商标,每瓶售价100港元!

  由于山杜莲是驱虫药原料,药厂及药行不可或缺,其一般是买回去制成府积散、花塔糖在市面销售。

  只此一项便让章家猪笼入水。

  尝到甜头的章家四处活动,先后与美、德、英、荷兰等国药商签订代理契约,大量输入P·A·S肺片、盘尼西林等新药。

  值得一提的是P·A·S肺片,当时亚洲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肺结核之类的肺病,如律敦治的女儿便是死于该病。

  当时人人闻“痨”色变,医生多束手无策。

  高要下属李家诚当年便是痨病鬼,也是如此,那时其舅舅才会看不上他…

  因P·A·S肺片输入,小李才得以治好其肺病,并摆脱痨病鬼的标签…

  只此一项,不仅让章家收获大量财富,更让章家收获不少名声,于去年的时候,其更是被推选进五邑工会的董事会!

  那一年,章玉阶才33岁,可谓少年英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huquge9.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huquge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